
王秀丽教授名师工作室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域的教学、科研与技术开发,尤其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与钢结构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,引领了西部钢结构的发展,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赞誉,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。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12名,其中教授5名,副教授7名,工作室建设5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新晋升教授2名,副教授3名,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及省级创新创业团队,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;负责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,并获浙江大学董石麟院士“空间结构创新奖”。
带头人王秀丽教授为兰州理工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,全国优秀教师,甘肃省教学名师,甘肃省领军人才,甘肃省优秀专家,甘肃省师德标兵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创新团队” “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和“国家教学团队”骨干成员,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,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,中国建筑金属协会钢结构专家,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钢结构协会检测鉴定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,国家级核心期刊《空间结构》杂志编委,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。
工作30余年一直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,并在大型空间结构与钢结构方面具有开创性工作。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,主持国家支撑计划1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,其他科研课题300余项,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负责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门,,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、二三等奖10余项。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0余篇,主持和参加国家标准10余本,专著3部,主编教材8部,获省教学成果一、二等奖5项。指导毕业博士、硕士研究生200余名。获国家专利10余项,主持省部级重大工程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,包括兰州中川机场,西宁曹家堡机场、兰州奥体中心,嘉峪关气象塔、青海海湖体育中心等系列工程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、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等大型项目百余项,极大的推动了西部土木行业的进步,引领了西部钢结构的发展,成为西部钢结构行业的NO.1。






